更新时间:2023-10-14
原标题:李圣龙上赛季40场9球4助攻,他今年在上港是替补奇兵OR铁打主力?
对于上海上港来说,上个赛季在中超、足协杯和亚冠这三条战线上的战绩,绝对可以用“惨淡”这个词语来形容。作为中超卫冕冠军,最终却只获得了中超第三名;在足协杯半决赛主场0-2不敌山东鲁能,止步足协杯四强;在亚冠四分之一决赛被国外J联赛保级球队浦和红钻淘汰出局,止步亚冠八强。之所以会造成上海上港的战绩不佳,跟锋线上的得分能力不够强有很大的关系。而在前场进攻方面,上个赛季,却有一名本土球员非常突出,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,他就是27岁的本土球员李圣龙,上个赛季在正式比赛代表上海上港出战了40次,有9个进球和4次助攻,是上海上港队内进球最多的本土球员。
考虑到上海上港的前场人才济济,李圣龙大部分的时间里面,都是以替补球员的身份出战。还有李圣龙个人的技术特点,就是不知疲倦地在边路来回冲刺,无论是插上参与进攻,或者是快速带球突破,以及快速回到本方禁区左边的位置参与防守,对于李圣龙来说,都会让他消耗大量的体力。如果按照正常的踢法,李圣龙打满全场90分钟的比分,应该没有任何问题。问题是,李圣龙在场上需要隔三差五的冲刺跑或者加速跑,而且,他无论是参与进攻还是防守,也喜欢跟对方队员进行身体冲撞,往往还能够占据上风。总之,李圣龙在上个赛季给人的感觉,就是一个非常刚毅的球员!
值得一提的是,在2022年1月28日进行的一场亚冠附加赛,上海上港主场3-0完胜国外劲旅球队武里南联,在下半场进行到第72分钟的,李圣龙替换下了傅欢,仅仅过了差不多3分钟的时间,他就取得了进球,帮助此前迟迟打不开局面的上海上港先拔头筹,以1-0的比分取得领先。可以说,李圣龙在这场比赛再一次充当了“替补奇兵”的角色。这场比赛,替补出战的李圣龙只踢了17分钟的比赛,就斩获了1个进球,而且,还多次参与球队的进攻和防守,在攻防两端都能够看到他的身影。看到这里,肯定有很多球迷不禁要问:发挥如此出色的李圣龙,在2022赛季,上海上港主教练佩雷拉会让他继续作为“替补奇兵”,还是成为“铁打主力”的身份参加比赛呢?
李圣龙出生于1992年11月30日,在2013年1月,他就加盟了上海上港,那个时候的他只有19岁,却迟迟无法获得在一线队表现的机会,更多的还是代表上海上港参加预备队的比赛,在一线队参加比赛的机会寥寥无几。直到2017年的1月份,已经25岁的他,才在上海上港一线队参加正式比赛的机会慢慢多了起来。尽管如此,他在2017和2018两个赛季出场的机会并不是很多,给予他上场的时间也不够充足,直到2022赛季,李圣龙终于在赛场上大放异彩,尽管他在上海上港主教练佩雷拉的眼里,依然被定位成“替补奇兵”的角色。下面,就来看一看李圣龙在最近三个赛季的中超表现数据:
2017赛季中超出场6次,全部都是替补,共计踢了54分钟,场均踢了9分钟,有2个进球。
2018赛季中超出场11次,全部都是替补,共计踢了167分钟,场均踢了15分,既没进球也没助攻。
2018赛季中超出场29次,8次是首发,共计踢了1303分钟,场均踢了45分钟,有7个进球和4次助攻。
由此可知,李圣龙在上海上港队内是不被历任主教练所重视,即便是占据了个一线赛季鲜有参加正式比赛的机会,更多的时间则是坐在替补席上,或者是连18人大名单都无法进入,只能够代表上海上港去踢中超预备队的比赛而已。想必在2022赛季之前,对于李圣龙本人来说,应该是一段既漫长又痛苦的岁月。当然,限制李圣龙这个年龄段球员上场比赛机会少的原因,或多或少跟足协推出的中超U23球员政策有直接的关系,而李圣龙并不是U23政策适龄球员,此前要求中超球队每场比赛还有3名U23球员获得出场机会,必须有一名U23球员始终留在场上,自然对于像李圣龙这种过了23岁年纪的球员,就会显得非常的“不公平”。
也正是因为在2022赛季,U23球员政策的放开,给予了中超各支球队主教练在做出换人调整的时候,会有更多的空间可以发挥。而上个赛季已经26岁的李圣龙,这才能够以替补的身份,在中超踢了29场比赛,只落下了一场中超比赛而已。从发挥的效果来看,2017和2018赛季,李圣龙之所以进攻和和助攻数据差,是因为上场比赛的次数和时间都非常少造成的,而2022赛季表现出色,当然是跟大幅度提升了他出场次数和时间有很大的关系。还有一点,就是李圣龙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以替补球员的身份出战,而且,只让他踢差不多半场球,充分利用他充沛的体能,以及速度快的优势,这才有了他大显身手的机会。
在上个赛季的中超联赛,李圣龙代表上海上港出场29次,其中8次是首发,累积出场时间1303分钟,场均时间45分钟,有7个进球和4次助攻,场均射门1.1次,场均射正0.4次,射正率35%,进球率23%,把握机会能力83%,场均过人0.2次,场均被侵犯0.8次,场均争顶成功1.4次,场均抢断0.8次,场均拦截0.2次,场均解围0.5次,场均封堵0.1次,场均犯规1.4次,创造绝佳机会5次,场均夺回球权1.7次,场均关键传球0.5次,场均传球11.3次,传球成功率75%,前场传球成功率67%,中场传球成功率80%,后场传球成功率78%,传中成功率21%,长传成功率33%,场均评分6.76。
通过上述的统计数据可以得知,李圣龙或许是因为此前参加正式比赛的机会不多,他在传球成功率方面,在队内排名是相对比较落后的。而且,他在场上会经常犯规,无论是在前场还是在本方半场,这或许就是他踢球的一个特点,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的话,那就是非常“勇猛”。至于他的脚下技术,相对还是比较粗糙的,否则的话,传球率也不是那么低,无论是在前场、中场和后场的传球成功率都是如此。
除此之外,还能够清晰地看得出来,李圣龙在参与前场进攻的时候,他的射门次数并不是很多,可是射正率和进球率还是非常高的,尤其是在把握绝佳机会的能力,以及为队友创造绝佳机会的次数,这几项在进攻端非常重要的数据,李圣龙都是在队内的球员们中间名列前茅,甚至是跟奥斯卡和胡尔克等巴西强力外援相比,也是不遑多让。还有可惜的一点就是,他在防守端的参与度也是比较高,抢断、拦截和解围的数据尽管看起来不是多么亮眼,可是,考虑到他在场上的位置更多的司职左前卫或者左边锋,最起码在同位置的球员里面,放眼整个中超都是数一数二的。就此,笔者认为,李圣龙的踢球风格非常鲜明,攻防两端都有不错的表现。
一、李圣龙大部分的进球,都是在他以替补的身份取得。就以上个赛季的中超为例,共计出场了29次,在右后腰的位置上首发出场1次,有1个进球和1个助攻,;在中锋的位置上首发5次,取得1个进球;在右边锋的位置上首发出场2次,取得1个进球;以替补的身份出场21次,有4个进球和1次助攻。前文也进行过简单叙述,在1月28日进行的一场2022亚冠附加赛,上海上港主场迎战国外劲旅球队武里南联,在前75分钟的比赛时间之内,双方依然是0-0的比分,在下半场第72分钟的时候,李圣龙替换下傅欢登场,在75分钟的时候,帮助上海上港首开纪录,打破了场上僵局。种种数据和迹象表明,李圣龙更加适合以“替补骑兵”的身份出战。
二、从李圣龙的个人技术特点来看,他也更加适合打替补。在足球专业网站上的球员技术能力评估数据来看,以球员技术能力值满分为100分来计算,李圣龙的综合能力评估得分63分,射门能力59分,传球能力55分,盘带能力60分,防守能力45分,身体力量66分,速度能力76分。由此可知,李圣龙在比赛的时候更加喜欢利用自己速度快的优势,进行带球突破,距离对方球门比较近的地方时,要么自己选择打门,要么为位置更好的队友送出助攻。但凡是以速度见长的本土球员,都无法踢满90分钟的比赛,尤其是喜欢跟对方进行身体对方,而脚下速度又非常快的李圣龙来说,更是如此。
三、随着冬窗中前场新援的加盟,李圣龙想要踢上主力获得更多出场时间更是几无可能。在春季转会窗口,上海上港在边锋的位置上,从国外K联赛霸主全北现代引进了巴西外援洛佩斯,此人可以胜任左右两个边锋的位置,无论是在国外K联赛还是在亚冠赛场,都表现出来了不俗的进球和助攻能力。此外,在中场的位置上,以免签的方式引进了上个赛季在天津泰达表现出色的买提江。这个两个在中前场的引援,再加上前场左右两侧还有奥斯卡和胡尔克这两大巴西外援,自然会进一步压缩李圣龙在前场生存的空间。不过呢,若是李圣龙以替补的身份出战,自然就没有这个苦恼,想要首发并且打上主力,恐怕还是困难重重。
结语:在笔者看来,像李圣龙这种大器晚成的本土球员,今年过了11月份就已经28岁了,正处于自己职业生涯的黄金期,渴望能够成为球队的主力,自然也无可厚非。关键问题是,上海上港在中超联赛是一支强队,常年入围“中超BIG4”的行列,在中前场人才济济,无论是外援还是内援,个人能力放在中超甚至是亚洲范围之内都是首屈一指的。再加上,李圣龙的个人技术特点和踢球风格,他的传球成功率不高,而且,失误也相对比较多,这也是为什么,他在20岁的加盟上海上港,直到上个赛季才迎来了自己爆发的时刻原因所在。
其实,作为一名球员,能够在绿茵场上踢上球是最重要的,无论是踢主力还是替补,只要是把自己个人技术上的优点更多地展现和发挥出来,就已经算是实属难得。因此说,即将28岁的李圣龙,在本赛季应该还是会被上海上港主教练佩雷拉定位为“替补奇兵”。从上个赛季的技术统计数据也明显看得出来,李圣龙这种以速度见长的本土球员,根本踢不了90分钟的比赛,即便硬是让他打满全场90分钟的比赛,下半场过了60分钟以后,就很难再有出彩的发挥。最后,还是期待李圣龙可以获得更多出场时间,有更多的进球和助攻,帮助上海上港重新在2022赛季夺取中超冠军,而且,在足协杯和亚冠联赛都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!